2018年伊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承认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为原公布值的73.7%,并核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内蒙古往年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为GDP的45%,这表明该区的GDP虚增幅度为18%左右。随后,天津滨海新区则在调整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将2016年的GDP核减掉1/3,而该区往年的GDP占到全市GDP的60%。而在更早的2017年初,辽宁将GDP作假主动披露后名义GDP为负的23%。
在这些冷冰冰的、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还可以看到消息公布的背景在依次变化。辽宁承认作假,是在原省委书记落马、巡视组已经发现严重问题的情况下公布的。内蒙古承认作假,则是在旧的领导离任、新的班子就位后公布的。到了天津滨海新区调整GDP数字,已经不涉及领导班子的任何变动,而是运用了柔性技术主动核减。
从上述公布背景的变化,可以看到manbetx3.0 地方政府核减财政收入和GDP产出,已经由被动行为变成冲动行为,对创造更高GDP的推崇和尊敬荡然无存。这种转变的背后蕴藏了潜在的巨大风险,就是地方政府或许从GDP创造锦标赛走向了GDP瓜分锦标赛,核减GDP正是为这场瓜分做好了铺垫和准备。
您已阅读13%(482字),剩余87%(313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