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名,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今后任何向华为出售产品的美国公司,必须事先向美国商务部申请并获得许可。部分评论家认为,取得向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外国公司出售产品的许可证书,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最近,谷歌,高通,英特尔等美国公司,以合规为名宣布对华为断供。
从目前公开报道来看,华为子公司海思研发的“备胎”芯片,例如麒麟芯片,也许可以缓解华为在高通等美国芯片供应商断供后面临的危机;如果“备胎”不管用,三星,海力士,东芝等韩日企业,也是可能提供替代方案的候选供应商。这些韩日企业也有趁机填补美国芯片供应商留下的市场的动机。
更换手机芯片供应商,在智能手机行业并非先例。苹果在最初几代iPhone上使用的就是冤家对头三星的芯片。在三星还未进入智能手机领域时,韩国媒体曾经为三星芯片是iPhone的心脏而骄傲.随着三星在智能手机的崛起,并逐渐成为苹果的主要竞争对手后,苹果果断放弃了三星芯片,转而使用自己研发的芯片,避免了iPhone核心部件被捏在竞争对手手中的尴尬局面。iPhone从三星芯片转换到苹果自己研发的芯片过程波澜不惊,没有成为街谈巷议的苹果生死劫。
您已阅读18%(496字),剩余82%(225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