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轶君曾经是驻加沙的国际记者,关心的主要是中东政策、巴以冲突,“莽撞地行走在世界各地”,去往现场寻求答案。成为母亲后,陪伴另两个生命长大成了每天都要面对的事。
但在育儿的过程中她发现:祖辈代代相传、习以为常的育儿经验,正越来越不足以应对社会的飞速发展;所置身的教育体制暴露出种种问题,但转向缓慢,困难重重。在家和孩子“斗争拉锯”、思考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教育路径,复杂性堪比当年的巴以局势。
而在自己的同辈人,甚至更年轻的父母、或是将来会成为父母的一代人身上,她同样感受到这种压力。在这个国家教育一个孩子,已经成为一件兴师动众、劳神费力的事情。从越来越赶早的早教班、胎教班,到毛坦厂、海淀黄庄已经吹响的号角,无论哪一个阶级和年龄层,都传导着来自教育的压力。
您已阅读7%(325字),剩余93%(453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