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出门前,我竟花了一个小时处理牛仔裤带来的“危机”——衣橱里缺那么一条高腰、略宽松的直腿裤,而前几年流行紧身牛仔裤或是低腰的“男朋友”(boyfriend)款式在2021年的春夏已不再入时。牛仔裤在腰间提高一寸、或是在腿间宽松一寸都能提升几度时髦,可这一寸之差竟然让我陷入了着装的焦虑之中。
我不一定是时尚的受害者,却一定是“社交虚荣”的受害者——因工作所需的社交时常要出入一些高端场合,加上我本身因深受伦敦阶级社会文化和接触到的艺术圈人士影响而“被迫”练出的一双“势利眼”:认为一个人不经意的穿着恰恰折射出了TA所居区域的标签,从一个人在不同场合着装是否用力过猛还是轻松应对的程度就能判断TA的“涉世”深浅。这是个没啥用的“技能”, 而是在“气泡世界”里不幸染上的“虚荣病”的病状之一,或许治愈的方式是把我这几年来积累下来的观察和读者们逐一分享,试试以旁人的角度来看看究竟那些默默遵从无形社会规则的人,是人间清醒还是光鲜背后各有各的悲哀。
就拿一条牛仔裤让我陷入焦虑的事为例,我视那条衣橱里偏偏少了的高腰宽松直腿裤为保证我在“惬意”的周五夜晚从梅菲尔(Mayfair)画廊酒会到之后在欧美时髦年轻人喜欢流连的诺丁山用餐也可以造型“毫不费力”(effortless)的时尚单品。时尚观察者们擅于分辨所谓的“effortless chic”(不费力的时髦)并看透背后的effort(努力),也深知若一个人要把“casual chic”驾驭得完美而不输气场,背后所需要的无数历练。在有些地方,穿着过于正式反倒会显得太小心翼翼。就比方说去参加画廊开幕这件事,若是在周中的开幕酒会上你瞧见一个身着紧身裙、尖头细高跟鞋的女士,那么她十有八九是外行人过来玩的,若是再配上一张被肉毒打得僵硬、嘟着鱼嘴的脸,就或许是来找金龟婿却潜进了错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