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电子游戏和书籍是逃避现实的一种形式,电影则是吸引感官逃避现实的最完美的形式。那么美食电影呢?美食电影应该是通过食物的甜美与精致以及那些明亮、高亢的配乐,让人们在观看之后陷入一种喜悦、虚无且发自内心的感叹。
1995年我在深圳红岭路的茂源镭射影城第一次观看了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当时并没有想过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间还会观看更多的美食电影。在2018年的夏天,上海雍福会每周三的电影放映活动上,我又观看了一部迄今为止自认为在美食电影中达到最高水准的丹麦影片:《巴贝特之宴》。投影的屏幕悬挂在雍福会密训酒吧舞台后面的墙上,喝着冰凉的Mojito,窗外还在下着雨,好像每次观影活动都会下雨。
记忆在疫情时代像按了快进键,一下就进入到四年以后的夏天。我很喜欢的电影放映活动早就停止了。想到那部长达两个小时的对话电影《与安德烈晚餐》(My Dinner with Andre);想到过去几个月我们所经历的种种“冒险”;想到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有足够的自我意识知道会发生什么,只是没有足够的勇气从那种虚无中走出去。每当梳理这些美丽、娱乐的“无用之物”时,我们可以想象到它们的价值,然后把它们转化成那些可以估价、可以买卖以及可以覆盖我们生活大部分领域的社会价值,这就是我们的审美价值与爱好之间的不可或缺的进阶关系。因为品味的对象总是留给那些我们并非真正需要的东西,即便如广告所言,每一件商品都有价可循,但是一顿晚饭或者一部好电影所带来的快乐,应该是无价的。
您已阅读19%(622字),剩余81%(273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