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希拉里•曼特尔:书写历史的生动与曲折

崔莹:曼特尔被誉为“最伟大的当代英语小说家”。在与病痛交战的一生中,她笔耕不辍,沿着不规则的历史脉络打磨真切、流畅的故事,并改写了历史小说的艺术。
访问错误

555,你找的页面不见了,正在载入首页,请稍候.......


在德国旅行时突然得知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的死讯,心中一惊,赶紧确认。这位我喜欢的、出身工人阶级家庭、因《狼厅》和《提堂》两度获得布克奖的英国女作家永远离开了她的读者。

6年前,我曾以曼特尔的短篇集《学说话》在manbetx3.0 出版之际采访过她,至今记得她的回答坦诚而细腻,也是她让我确信,女性作家能够书写好历史小说,哪怕是以男性为主人公的历史小说。而让我印象更深的是,她的大半生都在和病魔做斗争。曼特尔是不幸的,因为她很早就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疼痛和疲惫和她如影随形;她又是幸运的,她笔耕不辍,完成的17部作品,包括《克伦威尔三部曲》,让她成为最受赞誉的当代作家之一。不过,这一次,病魔没有等她写完新的小说,就毫不留情地带走了她。

曼特尔是爱尔兰后裔,1952年,她出生于英格兰中部德比郡的一个工人阶级家庭。她的祖母12岁时便在一家纺织厂当纺织工,而她的母亲14岁开始当纺织工。她回忆,那个年代,女孩子似乎一离开学校,就要进纺织厂工作。但在曼特尔出生后,很多纺织厂关闭了,她幸运地获得政府助学金,读了大学。曼特尔曾就读于伦敦政治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学院和谢菲尔德大学。毕业不久,她就跟着当地质学家的丈夫去了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纳共和国。接下来,她的人生跌宕起伏:大病、离婚、复婚。因为生病,她不能够像正常人那样工作,于是,写作似乎成了她唯一的选择。曼特尔从22岁时开始认真写作,但实际上,她很小时就拥有了“作家的习惯”——她在头脑里写作。并且,她7岁就喜欢上了看书,经常边看书边思考:为什么有的故事好看,有的故事不好看。

您已阅读15%(652字),剩余85%(381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