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马友友

马友友:文化的独特性在于化敌为友

张璐诗:这位新近荣获古典音乐大奖的著名演奏家仍然相信,在现今争吵不休的世界里,音乐可以提供更加亲密、深刻的交流。

“我吃喝不愁,一辈子优裕,别无他求。得知获奖消息后,我和团队第一时间想的是,怎么用好这笔钱”, 大提琴家马友友与我们一起坐在瑞典皇家音乐学院(Kungliga Musikaliska Akademien)里交谈:“这笔钱肯定不会被存入某个人的银行账户里。”

他是今年5月揭晓的比尔吉特•尼尔森大奖(Birgit Nilsson Prize)得主,在10月18日斯德哥尔摩音乐厅的颁奖礼上,他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上接过奖杯,并获得一百万美元的奖金。

这个古典音乐界奖金最高的奖项,是世界歌剧史上收入最高的瑞典女高音歌唱家比尔吉特•尼尔森留下的一笔遗产。举行颁奖礼的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也是比尔吉特•尼尔森1945年首次在瑞典首都登台之处。她在世界歌剧界的成就令她的头像出现在了5百瑞典克朗的纸币上,可是当纸币的流通日益减少,比尔吉特对后世的影响则越来越集中对新一代音乐家的鼓励之上。早在1973年比尔吉特就创办了每年颁发的奖学金,支持年轻的声乐演员继续深造。而在她2005年去世前,比尔吉特还设置了“比尔吉特•尼尔森大奖”,并以自己的名义创办了基金会专门做评奖。2009年首届大奖得主歌唱家多明戈是她去世前选好的获奖者。自此,大奖每隔三年颁布一次,迄今共颁发过五次,前几届得主包括了与比尔吉特•尼尔森合作密切的维也纳爱乐乐团、指挥家里卡尔多•穆蒂。

您已阅读16%(576字),剩余84%(293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过路诗篇

张璐诗(Lucy Cheung),常驻伦敦资深媒体人,职业音乐人,旅居北京、希腊多年。专注音乐产业、文艺思潮与美食文化,视野遍及manbetx app苹果 。

相关文章

相关话题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