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儿童教育

“手机争夺战”到底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徐海娜:当我们不想要孩子把手机当成唯一娱乐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努力想办法,去把闲暇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去做他们想做的一切。

上星期六(12月9日),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书籍理事会和新加坡大众书局等单位协办的2023年度“读者票选好书奖”(Popular Reader’s Choice Awards 2023)揭晓。这个奖项分为三个类别,分别是成人英文组、儿童英文组和中文组,每个组别分别有3本书获奖。我的儿童绘本《手机消失的一天》获得了中文组第三名,是个意外惊喜。回想一下获奖原因,可能是这个主题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孩子与父母之间围绕手机使用的争议,关于注意力的争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就一直存在,就像横亘在亲子关系中的一条鸿沟。那么围绕手机的争夺战到底反映出了怎样的问题呢?

我们给孩子时间发展高质量友伴关系了吗?

近日看报纸,新加坡《海峡时报》上有一篇评论文章,是记者Jane Ng写的。她在文中说,她曾十分犹豫,是否要给孩子一部手机,是否应该让孩子使用社交媒体。当她女儿到14岁的时候,这个问题迫切地摆在她面前。如果她的同学都在使用社交媒体,她是不是会感到孤立?会不会很难融入班级?同学们会嘲笑或者欺负她吗?她如果因为妈妈不让用社交媒体而不开心,会影响母女关系吗?鉴于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女性的负面影响,母亲应该为了保护她而禁止她使用吗?不管她做什么决定,她都觉得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雷区”。最后,她还是决定给女儿一部手机,但有使用限制,例如手机应用的安装开启父母控制模式,女儿需要遵守开关机时间和使用时间的限制等。但与此同时,她延后了女儿拥有自主社交媒体账户的时间,女儿只可以通过妈妈的账户间接地使用社交媒体获取必要的资讯。直到女儿16岁时,她才告诉女儿,你的自律让我觉得你可以拥有自己拥有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了。令她感到意外的是,女儿居然拒绝了,原因是她觉得没有必要。

您已阅读29%(721字),剩余71%(178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另一片星空

徐海娜:童书创作者、艺术从业者、儿童导师、前电视媒体人,现居新加坡。曾于香港和新加坡从事绘画、特殊儿童教育,以及电子互动童书行业;同时担任manbetx3.0 内地、manbetx3.0 香港、新加坡等地,部分杂志和报纸的特约记者和撰稿人。近年在新加坡出版“儿童心灵健康成长”系列绘本8本,其中《他们为什么不听我的话》和《手机消失的一天》分别获得新加坡2022年度和2023年度的“大众读者票选好书奖”。

儿童教育

相关话题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