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我在奥克兰最穷区当老师,最怕学生的精神变得贫穷

在贫困和高犯罪率的劫持下,教育会呈现出另一重面貌吗?新西兰教育奉行的平等、多元和寓教于乐还能否继续?
访问错误

555,你找的页面不见了,正在载入首页,请稍候.......


“在新西兰教育里,知识不是中心,它是在玩耍中自然产生的。让人对一切保持兴趣,乐于解决问题,建设环境。这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吗?”在周轶君执导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第二季)》里,新西兰——一个仅有500万人口规模的发达国家——以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为教育提供了一种令人向往的可能。

镜头下,这里与乌托邦无异:人宁静地栖居在海洋与草地之间,在众生平等的价值笼罩下,讨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文章甚至会被教授打零分。“努力”和“竞争”无处发作。

“佛系”的底气部分来自新西兰教育体系提供的多样化选择。新西兰高中的评估体系叫NCEA(Nation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在9年级到13年级的高中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选修不同的科目,通过与NCEA三个级别对应的11年级(Level 1)、12年级(Level 2)和13年级(Level 3)考试,从高中毕业,升入大学或技术学院。如果学生不想继续学术深造,部分职业或技术培训课程也接受学生只有NCEA Level 2的成绩。

您已阅读7%(468字),剩余93%(639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