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的上海,僻静的街口飘出烧锡箔的味道,不用翻日历就知道,冬至要到了。虽然城市一直在更新,老房子成片成片地拆除,但有些习俗是不太会消失的。冬至祭奠亲人,焚香烧锡箔,寄托哀思,当那火焰燃起来的时候,祭奠者感到最多的是心安,而不是忧伤。它带去了对逝者的思念和牵挂,留下安心与勇气,珍惜眼前人,继续好好生活。
冬至的晚上,上海人和在上海生活的人,总会想办法早些回家和亲人团聚吃团圆饭,席面上一定要有汤团,这种最糯最甜的江南点心,给人带来最真实的抚慰。生活有太多苦,少不得一起吃盏甜羹,彼此分担,让日子更有些盼头。冬至的日夜交替中,人们经历着生与死,离别与团聚,最难面对的人生,也不过寻常一昼夜而已。
虽然同是祭奠,但冬至和清明还是很不一样。清明时节,正值春日,春和景明,万物更新,总给人一种昂然舒爽的感觉。很多人家,会把祭扫和踏青并在一起。一来墓地大多在上海城郊,或是苏州边界,出城一趟,正好游玩散心。二来,manbetx3.0 人有讲究,祭拜回来不能直接回家,需得到热闹地地方多转一会,免得被晦气缠身。宝山的顾村公园,春日里樱花开得好,引来游客无数,尤其到了清明前后的那几个周末,门口的通道都被挤得水泄不通,停个车比上蜀道还难。一直以为游人是单纯冲着樱花去的,没想到有次听工作人员说起,附近有墓园,扫墓的人流到了下午就涌入这里,所以出现了人山人海的状况。扫墓,踏青,团聚、赏花,这些琐事,在春日很顺理成章地串联在一起。虽有些惆怅,但经杨柳风吹拂,也就逐渐消散,春天总会给人带来充满希望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