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艺术家丹尼尔•克鲁斯-丘博(Daniel Crews-Chubb)在上海龙美术馆开幕的个展被命名为《不朽》(Immortals),在尚未了解到此标题其实是取自他的一个创作系列之前,当下最直接的反应是:好一个有野心的命名。
论展览资历,丹尼尔•克鲁斯-丘博尚谈不上是一位可与“不朽”之名共枕眠的艺术家,但毕竟已出道十余年,也不能说是艺坛新人。可在当下的艺术圈里,多少艺术家们在“小荷才露尖尖角”时手中油彩未干的作品就被藏家预定,冲上二级又历经市场潮退的他们过早地体验到了名利场的沉浮,因此,不算早但也并不晚地迎来事业上升期的克鲁斯-丘博对于怎样的艺术才配得上“不朽”之名的看法令我好奇。
提及“不朽”,我马上想到的就是文学大师米兰•昆德拉的同名旷世之作,在作品中他提出世上只有两种人能到达“不朽“——艺术家和政客。不过他还同时提出,经营不朽是徒劳的,因为“你以什么样的形象被人记住,完全由不得你。死亡和不朽是难舍难分的一对儿,只有当你死了,别人才更能大大方方地经营你的不朽。”也正因此,书中写到德国诗人和小他36岁的情人贝蒂娜的风流韵事,年迈的歌德在得知后来与他反目成仇的贝蒂娜在写一本书,一本关于歌德的书时,他嗅到了威胁。
您已阅读20%(511字),剩余80%(206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