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课程进学校的隐忧

徐海娜:日常生活中,AI的出现使得我们做事的成本降低了,效率提升了;但人类也会利用AI做坏事。在AI课程进学校的同时,AI伦理能否得到足够重视将成为巨大隐忧。

近日来,DeepSeek的出现引发了人们使用AI的热潮,和当初ChatGPT刚刚发布时一样热闹,但喧嚣过后,人们要面对不仅是AI带来的效率提升和一系列便利,还包括AI带来的风险和伤害。

去年年底,manbetx3.0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通知要求“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但对于AI使用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违法犯罪问题等重视不足。其实,当我们将AI课程引进学校的时候,最应被优先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教会孩子们合理合法地使用AI。

AI带给人类社会的危险和伤害绝对不是危言耸听。2023年马来西亚六州选举中的一位候选人马国民主联合阵(MUDA)党员林慧娴,就成为AI深度伪造诈骗的受害者。林慧娴,不仅是政治名人,而且形容姣美,在社交媒体上也相当活跃,在Instagram上有超过10万的追随者。她因为频繁接到人身威胁和来自境外的追索钱财的信息,深受困扰,怀疑自己的身份被盗用,于是报警。公众才得知不法分子如果用AI深度伪造的方式冒用他人身份会带来什么。其中一位受害者是来自土耳其的29岁男子Yusuf,他在接受有关采访时说,从2022年12月起,一位自称“Li Chu Xue”的人与他开始网恋,并游说他进行加密货币交易,最终他被骗9万多美元。他接受调查时仍坚信自己曾经视频通话4次的“Li Chu Xue”就是林慧娴本人。他说,视频通话时,画面高清、声音清楚,就算林慧娴报警也证明不了什么。另外,在土耳其,至少还有27人也声称被在网上使用不同姓名的林慧娴诈骗钱财,并已经在土耳其报警。

您已阅读29%(694字),剩余71%(168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另一片星空

徐海娜:童书创作者、艺术从业者、儿童导师、前电视媒体人,现居新加坡。曾于香港和新加坡从事绘画、特殊儿童教育,以及电子互动童书行业;同时担任manbetx3.0 内地、manbetx3.0 香港、新加坡等地,部分杂志和报纸的特约记者和撰稿人。近年在新加坡出版“儿童心灵健康成长”系列绘本8本,其中《他们为什么不听我的话》和《手机消失的一天》分别获得新加坡2022年度和2023年度的“大众读者票选好书奖”。

人工智能

相关话题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