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届奥斯卡金像奖

《阿诺拉》:罗曼史的癫狂与“美国梦”的梦醒

范力文:短暂的喜悦与命定的忧伤构成了《阿诺拉》。当所谓命运的馈赠面临梦醒时分,会搞不清它是悲剧、喜剧还是闹剧。
影片中阿诺拉始终以为,在美国,人们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身体与身份,那些俄国人的行为是如此不可理喻,这一切蛮横都会被终止,没料到首先终止的是她的婚约。图为《阿诺拉》剧照

《阿诺拉》的导演肖恩•贝克近些年成为欧洲电影节主竞赛宠儿的一大原因正在于,在他令人惊艳的前作《橘色》与《佛罗里达乐园》中,他向世人证明了,或许他比所有同行都更好地定位并捕捉到了一种典型的“美国景观”——那是一种并不高级的时尚,光鲜亮丽的同时兼有一种甜腻的烂俗。堂皇而虚矫,明媚又恓惶,所有人都打扮得花枝招展,但所有人也在各自颠沛流离。

对于美国市井最好的、最诚实的呈现方式,不是精心雕琢的加工和改造,而是原封不动地配合那种颠簸的节律去行进——夜店的嘈杂与清晨的寂静,赌城的放纵与纽约的忧郁,所有一切都被搅拌到一切,不必区分出各自的类型。美国就是这样的地方:人们爱听土得掉渣的流行电子乐,也装模作样地附庸风雅,一切人都可以爬升,一切人也都可以降落,所以酒吧舞女阿诺拉与寡头之子伊万互相熟识私定终身也不是什么蹊跷之事,这就是想象中美国梦的样子。

电影《阿诺拉》的故事并不复杂,在很多观众看来甚至套路老旧,它关于一段不被承认的爱情与争取承认的抗争,只不过,这种抗争的努力仅限于“灰姑娘”阿诺拉一方:

您已阅读14%(444字),剩余86%(282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