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已接管约翰•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简称肯尼迪中心),并直言“不喜欢他们展示的东西”,还要确保中心“运作得好,绝不会‘觉醒’。”随后,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AI生成的图片,画面中他身穿燕尾服,手持指挥棒,站在交响乐团前,配文写道:“欢迎来到全新的肯尼迪中心!”
相比特朗普对美国司法部、跨大西洋联盟、对外援助等华盛顿机构的广泛干预,他对区区一个表演艺术中心的争夺似乎无足轻重。然而此中心非同一般,自1971年成立以来,肯尼迪中心一直被视为美国文化软实力的象征:这里不仅是美国国家交响乐团与华盛顿国家歌剧院的常驻现场,每年在此举办的两千多场多元化演出活动吸引超过两百万名观众,从古典音乐到先锋戏剧,内容涵盖极广。肯尼迪中心主办的“马克•吐温幽默奖”和“肯尼迪中心荣誉奖”是美国文艺界的权威奖项。对一间肩负推动文化包容与创新使命的艺术中心做整顿,这一事件传递的信息是美国保守派要对美国主流文化叙事的一次政治化干预。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称要确保肯尼迪中心“不再有变装秀,也不再有其他反美宣传”。但他也向记者承认,自己从未进过中心看演出。这一声明反映出,整顿肯尼迪中心不仅仅是特朗普针对个别文化现象的反应,而是他长期以来就有重塑美国文化认同的意图。特朗普明白,真正能够影响社会价值观的并不只是立法和政策,而是流行文化和主流叙事。他的策略不仅是要在政治上取胜,还要在文化层面重塑美国人的想象力。许多人都知道,特朗普欣赏的音乐人包括了“猫王”,喜欢的电影有《公民凯恩》、《教父》、《乱世佳人》以及《黄金三镖客》。他的竞选集会通常以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创作的音乐剧《猫》与《歌剧魅影》中的曲目作暖场,以李•格林伍德的《天佑美国》开场,并以村民合唱团(Village People)的《YMCA》结束。从2016年竞选期间对好莱坞的批判,到任内多次攻击奥斯卡奖、百老汇抗议活动,再到如今直接掌控肯尼迪中心,特朗普一直在试图构建符合自己审美取向的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