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

布莱尔政府曾质疑美国对在伊军事行动的“控制”

最新披露文件显示,美军入侵伊拉克一年后,英国政府曾质疑华盛顿是否对美方在伊军事行动有适当的政治控制。

书评
书评:《解析失败》

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发起的战争为什么一场都打不赢?提出“震慑”战略的军事战略家乌尔曼提供了3个解释。

美国仍未摆脱“伊战后遗症”

代尔:伊拉克战争仍在塑造美国政治以及今年的选举,同时它也为今年美国的许多政治动荡提供了背景音乐。

FT社评:一份对布莱尔“盖棺定论”的报告

奇尔科特报告是对伊战爆发前及战后英国制定政策过程的一次全面而鲜明的诘责,非常确凿地表明布莱尔及其领导的政府存在过错。

英国伊战调查报告严厉批评布莱尔

奇尔科特报告称,英国前首相没有穷尽外交选择,而且在得到议会及法律支持的近八个月前已承诺要入侵伊拉克。

世界告别“短期和平”时代

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弗格森:苏联解体后的20年可以被称为“短期和平”时代,但这个时代似乎已经结束。战争正卷土重来,但并非是亨廷顿预言的“文明冲突”。今天的大多数冲突是在穆斯林之间发生的。

西方不再自信

FT专栏作家拉赫曼:民主、市场和美国实力,支撑起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但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标志性事件,让西方世界对这三大支柱的信心开始动摇。manbetx3.0 的崛起也在挑战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虽然思想的风向可以瞬息万变,但重拾自信之路却可能很漫长。

伊战十周年:manbetx3.0 人反战态度未变

manbetx3.0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伊拉克战争十周年纪念日之际,我们的最新调查显示,manbetx3.0 人对这场战争的看法并未发生多少变化,仍有逾七成公众认为当年美英出兵伊拉克“不正当”,半数以上manbetx3.0 人认为这场战争没有赢家。

美国从伊战中吸取了错误的教训

FT专栏作家斯蒂芬斯:美国在中东“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干预主义转向了冷酷的现实主义。以前谴责美国挥舞军力的人,现在可能哀叹其对叙利亚不肯动兵。

分析:美国承包商从伊战中获利甚丰

伊拉克战争开始至今,整整10年来,美国公司和其它外国公司从战争中获利颇丰,前10大承包商承接了至少720亿美元业务。受益最大的KBR,其前母公司曾由原美国副总统切尼管理。

伊战暴露美国实力局限

FT国际事务编辑加德纳:美国军事力量之强,独一无二,谁也无法忽视。但在伊战后,似乎无论是在美国国内还是在全世界,人们都对此质疑。

FT社评:伊拉克战争十年祭

2003年3月,美、英决定入侵伊拉克,推翻萨达姆。十年后,美、英和中东仍生活在这一重大决定的阴影之下。有两个问题需要回答:入侵是否正确?可汲取什么教训?

反思伊拉克战争

FT专栏作家拉赫曼:美军上周悄然撤离伊拉克时,几乎没有引起世人注意。但在一场导致逾10万平民死亡、数百万平民沦为难民的战争结束时,缺乏反思,不仅荒唐,也不应该。